摘要
May 和 might 是學術散文中承載大量意義的小助動詞。 兩者都表示可能性,但在時態行為、典型概率色彩及是否暗示許可上有所不同。它們後面接不帶 to 的原形動詞表示現在時間的可能性(may/might + V),接 have + 過去分詞 表示過去時間的可能性(may/might have + V-ed)。在間接引語和過去時間框架中,偏好用 might(回溯時態):「我以為她 might 會參加」,而非「我以為她 may 會參加」。
語意: 在許多語境中,兩者在認知可能性上可互換,但 may 通常聽起來稍微更可能或更即時(「分析師 may 觀察到…」),而 might 感覺較假設或遙遠(「分析師 might 觀察到…」)。用 may 表示授權、拒絕或請求許可(「May I…?」「你 may 不可…」);當你指許可而非能力時,避免用 can,且在現代正式文體中避免用 might 表示許可。對於過去的反事實條件,預設用 might have:「如果 X 發生了,Y might have 隨之發生。」
釐清與精確:「May not」可以表示「不被允許」或「可能不」;禁止時請寫「must not / cannot」,不確定時請寫「might not / may or may not」。在科學寫作中,偏好使用「may indicate/suggest/reflect」來表示謹慎推論,避免用「prove」或「will」過度斷言。在法律/標準文本中,may 通常表示酌情權(「被允許」),而 shall/must 表示義務——請勿混用。
重點: 當你表達現在時間的可能性、典型性或許可時,選擇 may;當你回溯到過去的框架、標示較弱或反事實的可能性,或避免「許可」的解讀時,選擇 might。以下指南提供規則、細微差別圖、決策樹、學科特定模式,以及數十個可複製貼上的範本,幫助你在論文、文章和報告中自信地使用 may 和 might。
📖 全文 (點擊收合)
在學術寫作中正確使用助動詞Might和May
形式、意義、細微差別與學科特定指導
學術與科學寫作是一種精密工具。小詞承載著對證據、確定性、時間參照甚至倫理的大影響。兩個最小且最具影響力的詞是情態助動詞may和might。兩者都是表達可能性的常用工具,但它們也表示許可、概率、假設和反事實。此指南列出核心規則,並探討對論文、期刊文章、研究計畫和報告重要的細微差別。
1) 形式:語法如何運作
-
現在時間可能性: may/might + 原形不定詞(無“to”,無
-s):
✔ “她may go。” ✔ “他might be正確。” ✘ “她may goes。” ✘ “他might is正確。” -
過去時間可能性(回顧): may/might + have + 過去分詞:
✔ “她may have gone了。” ✔ “他might have been在場。” ✘ “她may went。” ✘ “他might was。” - 否定:將not置於情態動詞後:“may not,” “might not.”
- 疑問句:將情態動詞倒裝:“May we proceed?” “Might this explain the discrepancy?”
2) 時態與回溯:當語境是過去
Might歷來作為may的過去式對應。在現代英語中,這最明顯地出現在過去式報告動詞後的時態回溯以及帶有過去時間參照的子句中:
- 現在框架 → may:“我們認為她may會參加。”
- 過去框架 → might:“我們認為她might會參加。”
- 回顧推論 → may/might have:“考慮到徽章記錄,她may/might have參加過。”
3) 語意:可能性、概率與細微差別
對於認識論用法(說話者對真實的評估),may和might經常重疊。不過,有經驗的讀者能聽出微妙的差異:
| 信號 | 典型用法 | 範例 |
|---|---|---|
| may | 偏向現在,可能性稍強 | “此多態性 may 影響藥物反應。” |
| might | 較假設性/遙遠,或偏向過去 | “在小樣本中,效應 might 消失。” |
因為差異微妙且依情境而定,不要過度設計。如果需要分級信心,搭配程度副詞或動詞(“likely”,“possibly”,“appears”,“suggests”)。
4) 許可與能力:may ≠ can
正式寫作中,使用 may 表示許可,can 表示能力/容量:
- 許可:“學生 may 電子提交。” “我 May 引用該預印本嗎?”
- 能力:“此檢測 can 偵測每毫升 10 個拷貝。”
5) 反事實與條件句
討論未實現的過去條件或假設時,預設使用 might (have):
- 反事實過去:“如果樣本更大,交互作用 might have 達到顯著性。”
- 遙遠的現在/未來:“如果資源無限,我們 might 將追蹤時間延長至 5 年。”
May have 在反事實語境中是可能的,但對許多讀者來說不如 might have 地道。
6) 固定片語與搭配詞
- may well + 動詞(“合理/相當可能”):“代謝物 may well 調節該效應。”
- might (just) as well(“沒有更好選擇”):“伺服器當機,我們might as well先草擬方法。”
- may as well(現時導向;中性);might as well(通常指過去或稍帶無奈)。
- so that … may(目的,正式):“我們匿名化ID,以便受訪者能夠自由回答。”
7) 註冊與學科說明
- 科學與醫學:謹慎表達因果關係:“X may與Y相關”,“結果may反映測量誤差。”“will”保留用於計劃程序,不用於結果,“prove”用於數學。
- 人文與社會科學:使用may/might標示詮釋可能性:“此主題may指涉社會焦慮”,“該政策might源自財政壓力。”
- 法律/政策/標準:may = 自由裁量許可;shall/must = 義務。混用會誤述法律效力。
- 正式書信:“May I request an extension?” 是禮貌用語;“Might I…?” 非常正式/老派;“Can I…?” 是非正式(能力,不是許可)。
8) 澄清“may not”等詞
| 意圖含義 | 偏好 | 避免 | 範例 |
|---|---|---|---|
| 禁止 | 不得 / 不被允許 | 模糊的“may not” | “參與者不得在20:00後進食。” |
| 不確定性(否定) | might not / “可能會或不會” | 模糊的“may not” | “該裝置可能不會在低電壓下觸發。” |
| 不確定性(正面) | may/might | “will”(如果不確定) | “提前停止 可能會使估計產生偏差。” |
9) 常見錯誤及其修正方法
| 錯誤 | 為什麼這是錯誤的 | 更好 |
|---|---|---|
| “她 |
情態動詞必須接原形不定詞 | “她 可能去實驗室。” |
| “我們 |
過去時態需要時態後移 | “我們 以為她可能會參加。” |
| “委員會 |
can = 能力,不是許可 | “委員會 可能批准。” |
| “如果較早註冊,他們 |
反事實過去偏好使用 might have | “…,他們 可能已經改善。” |
| “參與者 |
模糊(禁止與不確定) | “參與者 不得在晚上8點後進食。” |
10) 結果與討論的“緩和階梯”
有時問題不是 may 與 might 的選擇,而是要多謹慎。結合情態動詞與緩和動詞/副詞來調整你的主張強度:
| 較強(仍然謹慎) | 中等 | 較軟 |
|---|---|---|
| “結果 很可能反映 …” | “結果 可能反映 …” | “結果 可能反映 …” |
| “數據 支持 …” | 「資料 顯示 …」 | 「資料 與…一致」 |
| 「很可能 …」 | 「有可能 …」 | 「無法排除 …」 |
11) 選擇 may 與 might 的決策樹(文字版)
- 你是在授權/拒絕/請求許可嗎? → 使用 may(“May we…?” “You may not…”)。正式現代文中勿用 might 表示許可。
- 子句是否以過去時間為基準(報告的想法、過去框架)? → 使用 might(或過去結果用 might have)。
- 是關於過去的反事實嗎? → 使用 might have。
- 否則,表達可能性: 可用 may 或 might;依語氣選擇(現在/典型 vs 假設/遙遠)。若概率重要,加入 “likely/possibly/perhaps”。
- “may not” 會被誤解為禁止嗎? → 改寫(“must not,” “might not,” “may or may not”)。
12) 依學科量身訂做的範本(複製 & 調整)
生命科學 / 醫學
- 「C反應蛋白升高 可能 表示全身性發炎,但 也可能 反映同時感染。」
- 「接受 ≥10 mg/天的患者 可能 會感到疲勞;臨床醫師 可能 考慮減量。」
- 「如果隨機化是依據場地分層,場地效應 可能已 減弱。」
工程 / 物理科學
- 「熱循環 可能 透過金屬間化合物生長損害焊點。」
- 「在較低的雷諾數下,尾流 可能 間歇性轉變。」
- 「在有濕氣的情況下,聚合物 可能 會水解;建議儲存於 ≤4 °C。」
社會科學/人文學科
- 「該修辭可能指示權威規範的變化。」
- 「鑑於檔案缺失,該聯盟可能比預期更具偶然性。」
- 「如果人口普查包含移民,城市化率可能已經顯得更高。」
13)用「May」表達典型性和風險陳述
學術及監管散文常用may標示可能但非必然的結果——尤其在安全或倫理方面:
- 「參與者可能會感到輕微頭暈。」
- 「調查人員可能在獲取許可時遇到延遲。」
- 「使用該裝置可能導致皮膚刺激。」
14)值得了解的細微差別(但不宜過度使用)
- 「Might … but」用於禮貌拒絕/極不可能的情況:「我可能會參加,但截止日期使其不太可能。」
- 正式散文中應避免的方言特徵:雙重情態動詞(「might could」),該用法在某些地區有效,但學術上非標準。
- 「So that … may」與「so that … can」:「may」聽起來更正式/有目的;「can」較為平實。根據你的語域一致選擇。
15)練習:修訂以求精確
| 過於強烈/模糊不清 | 改進(使用 may/might) | 為什麼這樣更好 |
|---|---|---|
| 「該政策將減少不平等。」 | 「該政策可能減少不平等,特別是在X之間。」 | 適當的謹慎 |
| “我們可以使用資料集 Y。” | “我們 may 使用資料集 Y(由 Z 授權許可)。” | 澄清許可 |
| “我們認為催化劑可能有效。” | “我們認為催化劑 might 有效。” | 過去時框架中的回溯 |
| “受試者可能不遵守。” | “受試者 might not 遵守。” / “受試者 不被允許 撤回樣本。” | 消除歧義 |
16) 編輯檢查清單(提交前列印)
- [ ] Bare infinitive after may/might; have + past participle for past possibility.
- [ ] Backshift to might in past-time reported thought/speech.
- [ ] “May” used for permission; “can” reserved for ability.
- [ ] Ambiguous “may not” rewritten as prohibition (must not) or uncertainty (might not).
- [ ] Counterfactuals use might have.
- [ ] Hedging strength appropriate (may/might + suggest/indicate vs will/prove).
- [ ] Legal/policy texts maintain may (discretion) vs shall/must (obligation) consistently.
結論:小詞,大影響
在 may 和 might 之間做選擇,通常不是記憶“對與錯”的問題,而是關於時間框架、溝通目標和承諾程度的對齊。當你指的是當前時間的可能性、典型性或許可時,使用 may;在回溯、假設或反事實語境中,使用 might。當對概率或政策的精確性至關重要時,將這些情態動詞與明確的限定詞(“likely”,“possibly”,“must not”)或數字證據結合使用。利用這些工具——以及上述範本——你可以保持你的主張準確,你的倫理清晰,並使你的文筆明顯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