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國和美國英語在拼寫、詞彙和措辭上存在差異,這些差異可能會給準備發表作品的學者帶來問題。期刊通常會指定偏好的英語變體,作者必須在整篇稿件中始終如一地遵循該變體。
本文探討這兩種主要英語變體之間的詞彙和措辭差異,解釋為何在學術寫作中保持一致性至關重要,並提供詳細指導,幫助選擇能讓國際讀者清楚理解的術語。文章還討論了調整模糊或不熟悉術語的策略,以保持精確性、可讀性和專業準確性。
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研究人員撰寫符合期刊期望、避免語言不一致並能有效與全球學術社群溝通的稿件。
📖 全文文章 (點擊收合)
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學術作者的主要差異
英語是全球學術界的主導語言,但學術和科學寫作中使用的英語並非統一。兩種最廣為認可的變體——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共享核心語法框架,但在拼寫、詞彙、措辭和用法的多個方面存在差異。對於準備發表稿件的作者來說,這些差異非常重要。期刊通常會指定所需的變體,即使沒有指定,稿件內部的不一致也可能導致混淆、被視為疏忽甚至被編輯拒稿。
挑戰不僅在於選擇一種版本,還在於始終如一地應用它。許多學者,包括母語者,無意中混合使用兩種變體的特徵。這種混合在正式學術寫作中很少被接受。因此,理解英式和美式英語之間的差異成為準備精緻、專業稿件的重要部分。
本擴展指南探討最常影響學術作者的詞彙和措辭差異。它解釋為何一致性至關重要,提供詳細比較並指導如何選擇能被國際讀者理解的術語。目標不是推崇某一變體,而是賦予作者使用其選擇或被要求使用的形式時的清晰、準確與自信。
1. 為何拼寫一致性重要
大多數學者都知道基本的拼寫差異,如英式的 colour 與美式的 color。這些是最明顯的區別,且出現頻率足夠高,作者一旦知道期刊偏好哪種變體,通常能記住正確形式。然而,拼寫差異遠不止這些明顯例子,範圍可能相當廣泛。
英式英語中以 –our 結尾的詞通常在美式英語中為 –or:colour/color、favour/favor、behaviour/behavior。英式英語中以 –re 結尾的動詞在美式英語中常變為 –er,如 centre/center 和 metre/meter。英式英語傾向保留較舊形式如 programme,而美式英語則簡化為 program,除特定情況(例如某些英國機構的軟體工程中仍保留“programme”)。
一個特別令人困惑的領域是 –ise 與 –ize 的使用。美式英語幾乎總是使用 –ize(如 organize、prioritize),而英式英語則兩者皆可。雖然 –ize 拼寫歷史上屬於英式,但許多英國出版商今日偏好 –ise。作者因此必須查閱各期刊的偏好。當指引未明確時,一致性仍是首要原則;切勿在同一稿件中交替使用 analyse 和 analyze。
另一個令許多作者驚訝的差異是英式的 plough 與美式的 plow。這類區別看似罕見,但學術寫作常涉及歷史、農業或技術詞彙,這些形式會出現。熟悉這些模式有助於避免意外混用。
2. 詞彙差異影響學術意義
拼寫只是英式與美式英語變異的一方面。詞彙差異會直接影響意義、語氣和讀者理解。這些差異存在於日常用語、專業詞彙甚至特定學科的技術短語中。
例如,英式英語用 mobile 指可攜式電話,而美式英語則用 cell 或 cell phone。雖然兩者今日均廣為理解,但文化偏好仍存在。類似地,英國人搭乘 aeroplane,美國人搭乘 airplane。英國學生可能會 hire 車輛,而美國學生則會 rent。談及燃料時,英國作者用 petrol,美國人幾乎總說 gas 或 gasoline。
學術環境中還有更多對比。英國大學稱 first-year students,美國機構則常用 freshmen。英國學生可能說「I have got my degree」,而美國學生更可能說「I have gotten my degree」。甚至量詞也不同:英式用 per cent,美式用 percent。
雖然這些差異有時看似微小,但在學術寫作中很重要,因為術語常帶有正式意涵。若混用兩種變體的詞彙,稿件可能顯得不一致或風格不均。例如,在主要英式稿件中使用 gotten 會顯得突兀,而在主要美式文中使用 per cent 則會造成不必要的不一致。
3. 措辭與語法慣例
除了詞彙,英式與美式英語在多個慣用語、介詞選擇和風格傾向上也有所不同。這些差異常常較為微妙,難以察覺,但同樣重要。
一個著名例子是英式的 different from 與美式的 different than。兩種形式均廣為認可,但作者必須與所選變體保持一致。其他差異包括集體名詞的用法。英式英語常將集體名詞視為複數——「The team are preparing their report」——而美式英語通常視為單數——「The team is preparing its report」。
過去分詞也有差異。英式英語常用 learnt 和 dreamt,而美式英語標準用法為 learned 和 dreamed。英式英語偏好用 lit 作為 “light” 的過去式,而美式英語根據語境可用 lit 或 lighted。
這些模式不僅影響句子結構,也影響語氣。有時英式版本感覺稍微正式些,美式版本則更直接。在學術散文中,偏好取決於期刊指示,若無指示,則取決於作者對一致性的承諾。
4. 選擇能觸及國際讀者的術語
隨著學術全球化,作者不僅要考慮使用英式或美式英語,還要考慮特定術語是否能被國際讀者理解。當詞彙差異顯著時,清晰度應優先於嚴格的地區偏好。
例如,使用 mobile phone 可以避免 “mobile” 與 “cell” 之間的混淆。同樣,首次出現地區特定術語時加上括號說明——如 “petrol (fuel known as ‘gas’ in the US)”——有助於防止誤解。這種做法在跨學科工作中特別重要,因為讀者可能來自非常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
許多期刊鼓勵清晰度勝過嚴格的地區一致性。有些甚至偏好國際中性詞彙。因此,作者在修訂舊作以供發表時,應審視地區特定術語,判斷是否有更易於理解的中性替代詞。
5. 避免混用變體造成不一致
稿件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是不一致。作者可能在一章使用 colour,另一章用 color,或混用 centre 與 meter,或交替使用 “first-year student” 和 “freshman”。即使是小的不一致也會分散審稿人注意力,並引發對修訂嚴謹性的質疑。
當語言不一致削弱研究清晰度時,問題尤其嚴重。不一致的詞彙可能誤導讀者,讓他們不確定某術語是技術用語還是非正式用語。不一致的措辭可能讓人懷疑稿件是否遵循英式或美式慣例。期刊常因這個原因退稿,即使研究本身很強。
因此,作者在提交前應仔細校對稿件——或與專業校對員合作——確保完全遵守單一英語變體,消除無意的混用。
6. 為新發表場合修訂舊文
許多研究者會將未發表文章、論文章節或會議論文等舊作重新用於新的發表機會。此時,作者必須確保原文所用語言變體符合目標期刊或平台的期望。用英式英語撰寫的論文在提交給美國出版物前可能需要大幅修訂,反之亦然。
這種修訂不僅限於拼寫變更。詞彙、措辭、格式和語氣也可能需要更新。修訂舊作的作者常會發現當時未察覺的不一致,這些在為發表調整文本時變得更明顯。謹慎調整有助提升清晰度和可信度。
7. 與校對員合作確保一致性
由於英式與美式英語的差異廣泛且有時微妙,許多作者發現與專業校對員合作很有幫助。專業領域校對員能確保整篇長稿語言使用一致,技術術語符合學科期望,措辭支持清晰與精確。
專業校對對多語言作者或曾在一個英語國家學習但現於另一國發表的作者尤其有用。校對員幫助消除無意識的變體混用,確保最終稿件符合國際發表標準。
結語
英式與美式英語的共存豐富了語言,但也給學術和科學作者帶來挑戰。理解差異並始終如一地使用一種變體,有助提升清晰度、保護學術信譽,並使您的寫作符合期刊和出版商的期望。
無論您選擇使用英式還是美式英語,關鍵是精確。仔細審查詞彙選擇,監控措辭,必要時修訂地區特定術語以確保清晰,並確保拼寫慣例符合目標出版物的指引。如此可強化稿件、提升可讀性,並支持與國際讀者的成功溝通。
如果您希望獲得專業支持以確保一致性、清晰度和語言準確性,我們的 期刊文章編輯服務 和 稿件編輯服務 可協助您完善作品,適用於各種英語語境的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