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Happens After Peer Review? A Guide for Academic Authors

同儕評審後會發生什麼事?學術作者指南

Feb 17, 2025Rene Tetzner
⚠ 大多數大學和出版商禁止人工智慧產生內容並監控相似率。人工智慧校對可以提高這些分數,使人工校對服務成為最安全的選擇。

介紹

同儕審查過程是學術出版的關鍵步驟,確保研究在出版前經過嚴格評估。然而,對於許多作者來說,同儕審查之後會發生什麼事並不清楚。無論稿件是被接受、需要修改或被拒絕,了解後續步驟都可以幫助作者更有效地完成整個過程。本文探討了同儕審查後發生的情況以及作者如何應對不同的編輯決定。

了解同儕審查結果

一旦同儕審查員評估了稿件,期刊編輯就會根據他們的回饋做出決定。可能的結果包括:

  1. 經少量修改或無需修改即接受-稿件被接受,無需或只需少量修改。
  2. 需要進行重大或小幅修改——論文尚未被接受,但修改後可以重新考慮。
  3. 拒絕並邀請重新提交——期刊拒絕該論文,但允許在進行實質改進後重新提交。
  4. 拒絕且不予重新提交-稿件被直接拒絕,通常是由於與期刊範圍不符或有重大方法缺陷。

每種結果都需要作者做出不同的回應。了解每種情況下該做什麼對於成功完成出版過程至關重要。

場景 1:接受,少量修改或無需修改

如果稿件未經修改或小修改就被接受,作者應該:

  • 仔細閱讀編輯的最終評論。即使是微小的修改也必須進行,以確保手稿沒有錯誤。
  • 進行必要的格式變更。期刊可能對最終提交有特定要求,例如參考文獻樣式或圖表格式。
  • 及時提交最終版本。提交最終版本的延遲可能會影響出版時間表並將論文推遲到以後的版本。
  • 出版前檢討校樣。作者可能會收到樣稿以進行最終修改。這是發現任何拼字錯誤、錯誤或格式問題的最後機會。

場景 2:修改並重新提交稿件

當編輯要求修改時,下一步包括:

1. 仔細閱讀審稿人的回饋

  • 確定審閱者提出的關鍵關注點。
  • 區分必要的變化(必須解決)和可選建議(可以改進論文但可能不是必需的)。

2. 建立回覆信

  • 結構化的回覆信應詳細說明每位審閱者的意見。
  • 回覆應該專業,承認回饋並解釋如何實施變更。
  • 如果不採納建議,則應提供合理的理由。

3. 修改手稿

  • 在保持研究完整性的同時納入必要的變更。
  • 確保書寫和組織清晰。
  • 如果需要額外的實驗或數據分析,請在重新提交之前完成。

4. 提交修改後的論文

  • 確保所有要求的更改都在手稿中清晰地突出顯示。
  • 附上回覆信,詳細說明如何解決每個問題。

5.等待進一步審核

  • 一些修訂可能會被審閱者重新評估,從而產生額外的回饋。
  • 如果被接受,論文將會發表;如果需要進一步修改,請重複此過程。

修訂是出版過程的正常部分。結構良好的回應會增加被接受的可能性。

場景三:被拒絕但被邀請重新提交

拒絕並邀請重新提交與直接拒絕不同。這意味著該論文具有潛力但需要進行重大改進。採取的步驟:

  • 了解主要關注點-審閱者通常會概述需要大量修改的關鍵領域。
  • 決定是否重新提交——如果更改是可控的,作者可以努力改進論文。
  • 遵循期刊的指示-有些期刊允許重新提交作為新提交,而其他期刊則將其視為修改後的手稿。
  • 重新提交之前改進論文——加強方法論、處理回饋並提高寫作品質。
  • 考慮其他期刊——如果需要的修改很多,那麼提交給其他期刊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如果選擇重新提交給同一期刊,作者應在求職信中說明如何根據先前的回饋改進稿件。

場景 4:拒稿且不提供重新提交選項

如果稿件被拒絕且不允許重新提交,作者應該:

1.分析回饋

  • 確定拒絕是否是由於範圍不匹配、根本缺陷或其他問題。
  • 使用回饋來改進手稿以便提交到其他地方。

2.考慮其他期刊

  • 確定可能更適合該研究的替代期刊。
  • 根據之前的回饋意見調整稿件後再提交。

3.向同事尋求建議

  • 與合著者或導師討論拒絕原因以獲得見解。
  • 在向新期刊提交論文之前,請考慮修改和改進論文。

拒絕是學術出版過程中常見的一個部分。許多著名的研究在發表於知名期刊之前就被拒絕了。

出版前的最後步驟

一旦稿件被接受,在期刊上發表之前還需要完成最後幾個步驟:

1. 校對和最終編輯

  • 在最終出版之前,作者將收到校樣以檢查錯誤。
  • 這是糾正小錯誤、格式錯誤或不一致的最後機會。

2. 版權協議

  • 根據期刊的政策,作者可能需要簽署版權轉讓或開放取用協議。
  • 開放取用期刊可能需要支付文章處理費(APC)。

3. DOI 和線上出版

  • 被接受的論文會被分配一個數字物件標識符 (DOI),它為研究提供永久連結。
  • 許多期刊在印刷版之前會在網路上發布已接受的論文。

高效同儕審查流程的技巧

  • 要有耐心:同儕審查過程可能需要數週或數月。制定相應的計劃。
  • 回覆要專業:即使審稿人的評論似乎很苛刻,也要禮貌而專業地回覆。
  • 徹底修改:解決審閱者提出的所有問題,以避免不必要的延誤。
  • 考慮預印本伺服器:一些作者在出版之前在 arXiv 或 bioRxiv 等平台上分享他們的作品以獲得早期回饋。

結論

了解同儕審查後發生的情況有助於作者管理期望並有效回應編輯決定。無論稿件被接受、需要修改或被拒絕,了解後續步驟都能確保更順暢的出版體驗。透過與審查者進行專業合作並做出必要的改進,作者可以加強他們的研究並增加成功出版的機會。同儕審查需要耐心,但只要仔細注意回饋和修改,作者就能成功出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