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standing Retractions: Why Research Papers Get Withdrawn and Its Impact

理解撤稿:研究論文被撤回的原因及其影響

Jan 17, 2025Rene Tetzner
⚠ 大多數大學和出版商禁止人工智慧產生內容並監控相似率。人工智慧校對可以提高這些分數,使人類 校對服務 最安全的選擇。

介紹

科學研究建立在誠信、準確和信任的原則上。當一篇研究論文發表在同行評審期刊上時,人們認為它已經經過了嚴格的審查,並提出了有效、可靠的研究結果。然而,並非所有已發表的論文都會無限期地流傳——有些論文後來因為錯誤、違反道德或不當行為而被撤回

撤回是從科學記錄中正式撤回研究論文,通常由期刊編輯、作者或機構在發表後發現重大問題時發起。撤稿雖然有助於糾正科學文獻、維護研究的完整性,但也為作者、期刊和更廣泛的科學界帶來了嚴重後果

本文探討了研究論文被撤回的原因、撤回對研究人員和機構的影響以及如何避免這種情況


什麼是撤回?

撤稿是指由於對已發表研究論文的有效性、違反道德規範或錯誤存在嚴重擔憂將其從期刊中正式撤回的過程。撤回通知通常由期刊編輯委員會或作者發布,文章在PubMed、CrossRef 和 Retraction Watch等資料庫中被標記為「已撤回」

與小修改或勘誤表(在保持研究完整性的同時解決小錯誤)不同,撤稿會使整篇論文無效,表明其研究結果不應被依賴。


撤稿的常見原因

研究論文可能因多種原因被撤回,從無心之失故意不當行為。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原因:

1. 科學不當行為和違反倫理

學術不端行為佔撤稿的很大一部分。這些包括:

  • 剽竊-未經適當註明出處而複製他人的作品。
  • 自我剽竊-未經揭露而重複使用自己先前發表的作品。
  • 數據偽造-故意製造虛假數據。
  • 數據偽造-操縱或扭曲研究結果。
  • 未公開的利益衝突-隱瞞可能對研究造成影響的財務或個人關係。

期刊通常使用抄襲檢測軟體(例如 Turnitin、iThenticate)統計分析工具來篩選此類違規行為。如果發現不當行為,文章將被撤回,作者可能面臨機構調查和職業生涯的影響

2. 誠實錯誤和無意錯誤

並非所有撤稿都是由於不當行為造成的。有時,研究人員在發表文章後發現錯誤,這會嚴重影響其研究結果的有效性。範例包括:

  • 統計分析中的計算錯誤
  • 錯誤的實驗步驟
  • 數據解讀有缺陷
  • 樣本採集或方法錯誤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通常會自願撤回論文以保持科學的準確性。

3. 影像處理與複製

影像分析軟體的進步使得人們能夠檢測科學論文中被操縱的圖像。一些作者增強、複製或歪曲圖像,以使他們的發現看起來更引人注目。這在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等領域很常見。

4. 重複或冗餘出版物

作者有時會將同一項研究提交給多家期刊,以增加其出版數量。如果發現重複出版,則可能會撤回一個(或兩個)版本。同樣,也不鼓勵「香腸切片」的做法——研究人員將一項研究分成多篇較小的論文——因為這會人為地誇大科學文獻的數量。

5. 同儕審查操縱

一些期刊在發現同行評審詐欺後撤回了論文,其中:

  • 作者推薦虛假的評論者(使用虛假的電子郵件地址)以確保獲得良好的回饋。
  • 審稿人未能揭露與作者的利益衝突

6. 與人類或動物研究相關的倫理問題

如果一項研究未能獲得適當的倫理批准或參與者的知情同意,則可能會被撤回。期刊遵循機構審查委員會 (IRB) 指南,以確保符合道德的研究行為


撤稿對研究和學術的影響

1. 損害研究人員的聲譽

對於個別研究人員來說,論文被撤回可能會對他們的職業生涯帶來嚴重的挫折。撤回可以:

  • 導致學術界信譽的喪失
  • 影響未來的融資機會和補助金。
  • 嚴重者將導致解除勞動關係

一些研究人員透過展示透明度和從錯誤中學習而恢復過來,但故意的不當行為往往會導致被著名期刊列入黑名單

2. 制度和資金後果

如果作者撤回的作品是由政府機構或機構資助的,他們可以:

  • 失去未來獲得資助的資格
  • 面臨調查或製裁
  • 損害其所屬機構的聲譽

一些機構維護已撤回研究的資料庫,以防止資助欺詐性研究人員。

3. 誤導其他研究人員

撤回至關重要,因為有缺陷的研究可能會誤導未來的研究。如果其他研究人員引用並基於已撤回的研究成果,則可以:

  • 導致資源浪費
  • 延緩科學進步。
  • 導致不正確的結論被接受為事實

因此,快速透明的撤回通知可以防止不可靠資訊的傳播

4. 期刊信譽與編輯政策

如果期刊發表的論文後來被要求撤回,其聲譽也會受到損害。這可能:

  • 破壞同儕審查過程的信任
  • 影響其影響因子和排名
  • 導致更嚴格的提交和審查指南

許多期刊都加強了篩選和驗證程序,盡量減少發表有缺陷研究的風險


如何防止撤稿

1. 確保徹底的同儕審查

作者應將其作品提交給具有嚴格同行評審標準的知名期刊。期刊還可以:

  • 使用人工智慧輔助稿件篩選
  • 指派具備該領域專業知識的獨立評審員

2. 使用抄襲和完整性檢查

提交稿件前,研究者應先進行以下檢查:

  • 抄襲檢測軟體(例如 iThenticate、Turnitin)。
  • 統計和影像處理分析工具

3. 保持研究的道德標準

為了避免倫理問題,研究者必須:

  • 獲得人體研究的知情同意
  • 遵守動物研究的道德準則
  • 揭露資金或附屬關係中的利益衝突

4. 主動揭露錯誤

如果作者在出版後發現無心之失,他們應該:

  • 立即聯絡期刊編輯
  • 請求更正或勘誤,而不是等待強制撤回。

5. 避免掠奪性期刊

掠奪性期刊上發表文章會增加被撤稿的風險,因為這些期刊通常缺乏適當的同儕審查。研究人員應該:

  • 檢查該期刊是否被知名資料庫(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收錄
  • 核實其同行評審政策和編輯委員會

結論

撤稿對於糾正科學記錄和維護研究完整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些撤稿是出於無心之失,而有些則源自於不當行為、剽竊或違反道德規範

撤稿的後果可能很嚴重,影響作者、機構、資助機構和期刊。然而,撤稿也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強調了道德出版、透明度和嚴格的同儕審查的重要性。

透過堅持負責任的研究實踐、確保數據分析的準確性以及遵守期刊道德準則,研究人員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撤稿風險,並為科學進步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