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oiding Duplicate Publications: Why Self-Plagiarism Hurts Research

避免重複發表:自我剽竊為何損害研究成果

Jan 18, 2025Rene Tetzner
⚠ 大多數大學和出版商禁止人工智慧產生內容並監控相似率。人工智慧校對可以提高這些分數,使人類 校對服務 最安全的選擇。

介紹

在學術和科學研究界,原創性和誠信是基本價值。雖然剽竊(未註明出處而使用他人作品)受到廣泛譴責,但自我剽竊重複出版是一個較少被討論但同樣重要的問題。許多研究人員有意或無意地將同一篇研究或稍加修改的研究版本提交給多家期刊,導致重複出版。

重複出版不僅僅是一種道德失誤;它扭曲科學知識濫用期刊資源損害作者和機構的信譽。研究成果必須對學術界做出獨特的貢獻,重複發表相同作品會誤導讀者,誇大作者的出版記錄,並浪費編輯資源

本文探討了自我剽竊和重複出版的定義、這些行為為何會損害研究,以及作者如何在保持學術誠信的同時避免無意的重複


什麼是重複出版和自我剽竊?

重複出版的定義

重複出版是指在多家期刊上發表相同或幾乎相同的研究成果而未進行適當的揭露。這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實現,包括:

  • 同時向兩個或多個期刊投稿同一篇稿件。
  • 在一家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然後將稍加修改的版本提交給另一家期刊。
  • 將一項研究分成多篇論文(切香腸)以增加出版數量。
  • 以不同語言發表同一項研究,但沒有適當的引用。

自我剽竊的定義

當作者重複使用其先前發表作品的大量內容而未註明引用或致謝時,就會發生自我剽竊。其中包括:

  • 重複使用以前論文中的文字而不引用。
  • 重複使用資料或圖表而未註明來源。
  • 發布與已發布文章完全相同或略微修改的版本。

與傳統的剽竊(即某人未經授權使用他人的作品)不同,自我剽竊是指作者重新發布自己的作品,這可能會誤導學術界認為這些發現是新的和原創的。


為什麼重複出版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重複出版和自我剽竊對研究有害,原因如下:

1. 誤導科學界

當同一項研究被多次發表時,它會誇大研究結果的重要性和可靠性。這可能會扭曲薈萃分析和系統性評價,導致研究人員高估某些結論的有效性

例如,如果同一項研究以不同的標題出現在多種期刊中,其他研究人員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將其引用為單獨的證據,從而對該主題產生錯誤的共識

2. 浪費期刊和編輯資源

編輯和同行評審員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審查和發表原創研究。當一篇論文被複製時,就會浪費這些寶貴的資源,並阻礙真正新穎的研究成果的發表

此外,許多期刊的預算緊張,審查者數量有限。重複提交會增加工作量、延遲出版時間並損害同儕審查系統的完整性

3.損害作者信譽

出版重複作品會嚴重損害作者的聲譽和事業。如果學者被發現犯有自我剽竊或重複出版罪,他們可能面臨:

  • 撤回已發表的論文。
  • 禁止向知名期刊投稿。
  • 失去資金或研究補助。
  • 機構紀律處分,包括終止僱用。

在某些情況下,自我剽竊可能會違反機構的研究倫理準則,導致嚴重的學術和職業後果。

4. 違反版權和出版商政策

大多數學術期刊在接受稿件時都要求擁有獨家出版權。如果作者向多家期刊提交同一篇作品而未披露,則可能違反版權協議,從而導致法律糾紛或被期刊列入黑名單。

許多出版商使用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iThenticate)等工具來偵測重複提交,違規行為可能會導致在Retraction Watch等平台上公開記錄的撤回行為

5.減少研究創新

重複出版不會對新知識做出貢獻。相反,它使學術文獻充斥著冗餘訊息,使研究人員更難找到真正新穎的研究。這會削弱科學進步並減緩知識的進步。


如何避免重複出版和自我抄襲

1. 揭露先前的出版物

如果作者之前已經發表過其研究的任何部分,他們應該在提交時向期刊編輯披露此資訊。期刊可能允許在某些條件下進行二次出版,例如:

  • 原始作品發表在地區性或非英語期刊上,新提交的作品是翻譯版本
  • 該研究成果經適當許可和引用後重新發表,用於教育目的

編輯們欣賞透明度,而揭露資訊可以防止潛在的違反道德的行為

2. 正確引用自己的作品

如果作者需要在新出版物中使用其先前的研究、數據或文本,他們應該:

  • 使用標準參考格式(APA、MLA、Chicago 等)正確引用原始作品
  • 改述或總結過去的內容,而不是逐字複製。
  • 提供新的見解或額外的發現來證明新出版物的合理性。

自我引用確保先前的研究得到承認,但不會誤導讀者認為它是全新的。

3. 遵循「最低可發表單位」的道德規範

許多研究人員感到為了滿足學術要求而頻繁發表論文的壓力。這有時會導致「切香腸」的情況,即將一項研究分成多篇較小的論文。

為了避免不道德的分裂:

  • 確保每份出版物都呈現出實質的新穎和獨特的貢獻
  • 避免發表多篇數據重疊且未經公開的論文
  • 盡可能將相關發現合併成一項綜合研究

誠信出版可確保每篇論文都能為學術界帶來有意義的價值

4. 使用抄襲檢測工具

在提交稿件之前,作者應該透過抄襲檢測軟體來檢測其作品,例如:

  • Turnitin
  • 引誘
  • 普拉格斯坎

這些工具可以幫助識別意外的文本重複和自我剽竊,讓作者在提交之前修改他們的作品。

5. 遵守期刊政策

每本期刊都有關於以下方面的具體提交和出版指南

  • 重複提交和先前出版。
  • 可接受的自我引用水準。
  • 參考以前作品的指南。

作者應仔細閱讀期刊政策,如果不確定,請在提交稿件之前尋求編輯委員會的指導


結論

重複出版和自我剽竊是學術研究中嚴重的違反倫理行為。它們扭曲科學知識、浪費編輯資源、損害作者聲譽並違反版權法

為了維護研究的完整性和可信度,作者必須:

  • 誠實披露以前的出版物。
  • 適當引用自己的作品。
  • 避免發布冗餘或零散的出版物。
  • 使用抄襲檢測工具來確保原創性。
  • 遵守期刊政策和道德出版準則。

透過進行負責任的研究和道德的創作,學者可以為真正的科學進步做出貢獻,並維護學術出版的信任和透明度標準。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