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掌握英語動詞時態對於產出清晰、精緻的學術寫作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準備論文、學位論文或期刊文章時。四種主要的過去時態——簡單過去、過去進行式、過去完成式和過去完成進行式——在研究寫作中扮演不同角色。它們讓你能描述先前的研究、概述自己的方法行動,並區分過去短暫完成的事件與較長時間持續的過程。
這份擴充指南說明了每種過去式的用法、使用時機,以及如何形成肯定句、否定句和疑問句。它包含大量範例,釐清常見混淆,並說明時態選擇如何影響學術寫作的風格、精確度和敘事流暢度。文章還強調這些時態如何支持研究中的準確報告:描述文獻、解釋資料收集、呈現歷史背景,以及區分先於或同時發生的行動。
透過謹慎使用過去式,你的寫作將變得更清晰、更專業且更具發表價值——這是跨學科論文、學位論文和研究文章的基本技能。
📖 Full Length Article (Click to collapse)
強有力學術研究寫作的英語過去時態指南
清晰、一致的動詞時態使用是強有力學術寫作的重要特徵之一。對於撰寫論文、學位論文或期刊文章的研究者來說,過去時態在描述前人研究成果、您自己研究中所做的事情以及過去行動之間的關係中扮演核心角色。理解四種主要過去時態——簡單過去、過去進行式、過去完成式和過去完成進行式——的差異,有助於確保您的寫作既符合語法又學術精確。
本文詳細介紹這四種時態,解釋每種時態的功能,展示如何正確形成,並示範它們在學術和科學寫作中的常見用法。掌握這些知識,您可以更專業地呈現研究,並提高成功發表的機會。
1. 簡單過去式:過去時寫作的基礎
簡單過去式,也稱為preterite,是英語中使用最頻繁的過去時態。它描述過去特定時間的已完成動作或狀態。例子包括:
“我生氣了”,“她在合唱團唱歌”,“他們下午工作”,“實驗在四小時後結束。”
1.1 如何形成簡單過去式
結構很簡單:大多數動詞加上 -ed 結尾(worked, measured, analysed),但不規則動詞必須記憶(sang, wrote, ran)。
助動詞 did 用於:
• 強調(“她確實完成了分析”)。
• 否定句(“她沒有唱歌”)。
• 問句(“她唱歌了嗎?”)。
動詞 to be 的用法有所不同:
• 肯定句:“你生病了。”
• 否定句:“你沒有生病。”
• 問句:“你生病了嗎?”
1.2 何時在學術寫作中使用簡單過去式
簡單過去式通常用來描述:
• 你在研究中所做的事情(“參與者完成了一份問卷”)。
• 先前學者發現的內容(“Smith (2020) 報告了顯著差異”)。
• 歷史背景(“該機構於2015年引入該政策”)。
因為學術寫作常常敘述已完成的動作,簡單過去式是你最有價值的工具之一。
2. 過去進行式:背景動作和平行事件
過去進行式描述一個在過去特定時刻正在進行的動作。這在描述場景、背景或被其他動作打斷的動作時特別有用。
例子包括:
“我發送訊息時他正在跑步”,“他們那天下午正在工作”,“她在午夜時正在寫她的結果部分。”
2.1 如何構成過去進行式
結構:was/were + 現在分詞 (-ing)
• 肯定句:“他當時正在工作。”
• 否定句:“他當時沒有在工作。”
• 疑問句:“他當時在工作嗎?”
2.2 何時使用
在學術寫作中,過去進行式可以描述:
• 被另一個動作打斷的持續動作(“研究員正在進行訪談時設備故障了”)。
• 背景活動(“參與者在實驗室等待,條件正在準備中”)。
它為過去事件的描述增添了細微差別和時間層次。
3. 過去完成式:過去一個動作之前的另一個動作
過去完成式描述一個發生在過去另一個動作之前的動作。它讓作者能夠展示因果關係、順序或為後續事件做準備。
例子包括:
“他們那天下午已經工作過了”,“她在聖誕節前曾在合唱團唱歌”,“我們到達時火車已經離開了。”
3.1 如何構成過去完成式
結構:had + 過去分詞
• 肯定句:“他們已經完成了試點研究。”
• 否定句:“他們還沒有完成試點研究。”
• 疑問句:“他們完成了試點研究嗎?”
3.2 何時使用
描述過去動作的先後順序時,過去完成式是必不可少的:
• “停電前已經下過雪。”
• “參與者在測試開始前已簽署同意書。”
在描述方法時,它說明了主要研究開始前已經完成的事情。
4. 過去完成進行式:另一個過去動作之前的長時間動作
過去完成進行式描述了在另一個過去事件之前發生的較長時間的動作。它強調持續時間和連續性。
例子包括:
“他們整個下午都在工作”,“她已經唱了好幾個月”,“事故發生前他每天都在跑步。”
4.1 如何形成
結構:had + been + 現在分詞
• 肯定句:“她已經學習了好幾個小時。”
• 否定句:“她還沒有學習好幾個小時。”
• 疑問句:“她已經學習了好幾個小時了嗎?”
4.2 何時使用
這個時態用於描述:
• 被後來事件中斷的長期過程(“The team had been analysing data for months when funding ended”)。
• 在轉折點之前的延續性模式或習慣(“Participants had been using the software regularly before the update”)。
5. 在學術寫作中選擇正確的過去時態
由於研究報告需要準確性,選擇正確的時態不僅是文法問題——它決定讀者如何理解您的作品。選錯時態可能暗示錯誤的順序或改變對您方法論的解讀。
例如:
簡單過去: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survey.”(已完成的動作)
過去進行式: “Participants were completing the survey when the fire alarm rang.”(持續動作 + 中斷)
過去完成式: “Participants had completed the survey before interviews began.”(一個動作在另一個之前)
過去完成進行式: “Participants had been completing surveys for over an hour before the software crashed.”(中斷前的較長動作)
這些區分讓您能夠準確且專業地報告您的研究。
6. 常見錯誤及避免方法
• 混淆順序: 作者有時在需要過去完成式的地方使用簡單過去,造成混淆。正確用法:“By the time we arrived, the session had ended.”
• 過度使用過去完成式: 僅在必要時使用以澄清順序;否則文章會顯得冗重。
• 混淆過去進行式和簡單過去: 記住:過去進行式 = 持續進行;簡單過去 = 已完成。
• 忘記保持一致性: 除非時間線發生變化,否則在句子或段落中保持相同時態。
7. 為何掌握時態對出版至關重要
編輯、同行評審和考官期望精確的時態使用。清晰的時態控制使他們能夠跟隨您的方法論、評估您的發現並準確理解發生了什麼以及何時發生。強大的時態掌握也幫助國際讀者——無論英語是否為其母語——無歧義地解讀您的作品。
8. 結論
理解並正確使用四個關鍵的過去時態——簡單過去、過去進行式、過去完成式和過去完成進行式——對於產出強而有力且準確的學術寫作至關重要。這些時態讓您能夠清晰且專業地描述您的行動、報告先前的學術成果並解釋事件順序。
如果您需要協助改進時態使用、文法、清晰度或出版準備的學術風格,我們的journal article editing和manuscript editing服務可以幫助您準備作品以成功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