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每篇學術或科學論文在送交期刊前都必須經過詳細的預提交檢查。校對固然重要,但稿件準備還涉及更多內容:核實作者資訊、完成聲明、格式化摘要和關鍵詞、檢查字數、製作表格和圖表、確保參考文獻準確以及遵守嚴格的作者指引。
這份全面清單列出了每位研究人員在投稿前必須檢查的十個關鍵要素。這些包括倫理披露、結構格式、數據準確性、期刊特定語言要求、註釋的正確使用以及參考文獻格式。每個要素都直接影響編輯的第一印象以及您的稿件是否能進入同行評審。
通過仔細遵循此清單,研究人員可以大幅降低被編輯直接拒稿的風險,並呈現符合專業學術標準的精緻稿件。
📖 全文文章 (點擊收起)
為期刊審稿準備稿件:逐步清單
向學術期刊提交稿件比上傳文件並等待審稿意見更為複雜。期刊編輯經常在同行評審前拒絕稿件,原因不是研究薄弱,而是作者忽視了必要的預提交要求。許多期刊每年收到數百甚至數千份投稿,因此依賴嚴格的格式和結構規則以維持效率。即使是無意中忽略這些規則的稿件,也會顯示出準備不足和缺乏專業性。
成功的投稿需要對細節的嚴格把控。除了校對外,研究人員還必須核實作者資訊、精確準備摘要、確保符合倫理要求、遵守格式規則、檢查數據準確性、正確製作表格和圖表,並確保參考文獻格式完美。本文提供了一份全面的預提交清單,旨在確保您的論文符合期刊期望,並有最佳機會進入同行評審階段。
為什麼預提交清單很重要
編輯在打開文件的瞬間就會對論文做出初步判斷。他們評估寫作的專業性、結構的清晰度、是否遵守指引以及所需資訊的完整性。如果這些方面不足,稿件可能會被拒絕——無論基礎研究的質量如何。
投稿前檢查清單幫助研究者:
- 專業地呈現他們的作品;
- 避免不必要的拒稿;
- 節省多輪技術修訂的時間;
- 展現對編輯流程的尊重;
- 確保透明度及倫理合規。
以下列出的每個組成部分對於一份精緻、可信且準備提交的稿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1. 驗證作者資訊及通訊作者資料
作者資料必須完全依照期刊要求準備。編輯期望準確、透明且格式正確。
- 依團隊協議的正確順序列出所有作者。
- 確保每位作者的全名、所屬機構及 ORCID iD(如有要求)均正確提供。
- 確認通訊作者的電子郵件地址準確且專業。
- 確認期刊是否採用盲審流程——如果是,請從稿件檔案中移除所有識別資訊。
作者資料錯誤會導致行政延誤,有時甚至導致稿件被拒。
2. 完成致謝、資助及利益衝突聲明
大多數期刊要求聲明以展示倫理透明度。這些必須完整且完全按照指示格式編排。
- 列出所有資助來源,包括補助編號。
- 清楚聲明潛在的利益衝突。
- 提供協助、許可或機構支持的致謝。
- 如果期刊禁止在盲審期間提供致謝,請將其放在單獨的檔案中。
未包含這些聲明可能會導致論文無法進入同行評審階段。
3. 準備標題、頁眉、關鍵詞和頁碼
這些元素看似簡單,但期刊經常因基本格式錯誤而拒絕手稿。
- 確保標題符合期刊對長度、結構和大小寫的規定。
- 如有要求,準備頁眉(通常不超過40個字元)。
- 謹慎選擇關鍵詞並遵守數量限制。
- 在整份文件中正確套用頁碼。
標題和關鍵詞也會影響文章的索引方式——因此精確性很重要。
4. 確保摘要符合期刊要求
摘要通常是手稿中規定最嚴格的部分。每個期刊都會指定結構、長度和內容要求。
- 使用正確格式(結構化、非結構化或圖形摘要)。
- 保持在字數限制內——絕不可超過。
- 確保摘要準確反映完整手稿內容。
- 除非允許,否則避免在摘要中引用文獻。
強而有力的摘要能提升能見度、可發現性和審稿人參與度。
5. 確認字數、結構和章節組織
許多期刊會自動檢查字數和結構。超出限制或使用錯誤章節標題的投稿通常會被立即拒絕。
- 檢查完整手稿是否未超過要求的字數。
- 確保所有章節遵循期刊特定的順序(例如,IMRaD 結構)。
- 核對邊距、間距、標題和段落樣式。
- 包含所有必需的部分,如重點摘要、關鍵點或圖像摘要。
長度和版面配置顯示作者是否遵守指示——這是編輯決策的重要因素。
6. 確保數字、單位、方程式及符號的準確性
科學稿件常包含複雜的定量資訊。錯誤會損害可信度並延緩審稿流程。
- 檢查單位一致性(除非另有說明,皆使用國際單位制)。
- 核對所有數值是否與表格和圖表一致。
- 檢查方程式格式是否正確。
- 確保特殊字元和希臘字母在所有檔案格式中正確顯示。
數字細節錯誤是常見的修訂原因。
7. 審查語言、語氣及術語使用
您的稿件必須使用清晰、正式的學術語言,並遵循期刊偏好的英語變體(英式或美式)。
- 確保寫作無偏見、客觀且精確。
- 定義專業術語和非標準縮寫。
- 持續使用符合學科的專業詞彙。
- 避免使用口語和對話語氣。
專業編輯服務能協助提升清晰度、連貫性與風格。
8. 準備表格、圖表、說明文字及補充檔案
表格和圖表不僅要有效傳達內容,還必須完全遵守期刊格式規定。
- 檢查擺放規則:有些期刊要求表格和圖表置於正文中;其他則要求分開檔案。
- 確保每個表格和圖表都有完全符合規範的標題和說明。
- 確認可接受的檔案格式(TIFF、EPS、PNG 等)。
- 核實解析度要求(圖像通常為 300 dpi)。
視覺元素的不一致常常延遲同行評審或需要立即重新提交。
9. 僅在允許時使用腳註和尾註
許多期刊限制或完全禁止除作者資訊或有限評論外的腳註和尾註。
- 檢查研究文章是否允許註解。
- 確保註解編號出現在期刊要求的確切位置。
- 核實字體大小、樣式和編號的一致性。
錯置或過多的註解會破壞版面並導致格式被拒。
10. 仔細檢查參考文獻
參考格式是最常見的錯誤來源之一,也是立即被拒的原因。
- 精確遵循期刊要求的引用格式(APA、Chicago、Vancouver、Harvard 或期刊特定格式)。
- 確保每個文內引用都出現在參考文獻列表中,反之亦然。
- 核實所有 DOI 和 URL。
- 檢查允許的最大參考文獻數量。
- 確保標點符號、縮寫和排序的一致性。
完美的參考格式顯示了細心的手稿準備和學術專業精神。
最後思考
提交學術或科學手稿不僅僅是分享您的研究——這是一個需要精確、清晰並嚴格遵守指引的專業過程。通過遵循這個十點提交前檢查清單,研究人員可以大幅提高通過初步編輯篩選並進入完整同行評審的機會。
如果您想確保您的手稿經過潤飾、準確且準備好發表,您可能希望使用專業的manuscript editing services或由專業學術編輯提供的journal article e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