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uide to Revising and Explaining AI-Flagged Sections for Journals

期刊中修订和解释AI标记部分的指南

Nov 04, 2025Rene Tetzner
⚠ 大多数大学和出版商禁止AI生成的内容,并监控相似度和AI检测分数。AI起草或AI校对可能会提高这些分数,使人工proofreading services成为最安全的选择。

摘要

随着AI辅助写作工具变得越来越普遍,许多期刊引入了筛查系统,以标记可能由AI生成或大量编辑的文本。当发生这种情况时,编辑越来越多地要求作者解释AI是如何(或未)被使用的,并在稿件继续处理之前修改被标记的部分。

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实用指南,教你如何撰写针对AI标记部分的审稿人和编辑回复信。它解释了为什么文本有时会被标记,如何评估稿件中需要修改的部分,如何用你自己的声音重写有问题的段落,以及如何提供透明、专业的解释,以保持信任而不削弱被接受的机会。

最后,您会找到三封可供调整的回复信样本:一封适用于有限且已披露的AI辅助;一封适用于您已大幅重写受AI影响文本的情况;一封适用于标记似为误报的情况。三种范本均强调诚实、责任感及对研究诚信的明确承诺。

📖 全文文章 (点击收起)

期刊AI标记部分的修改与解释指南

直到最近,大多数关于学术诚信的关注集中在抄袭、重复发表、数据造假和未申报利益冲突上。然而在过去两年,编辑们面临了额外挑战:先进AI语言模型的快速传播,这些模型能够生成流利且看似学术的文本。这些工具可负责任地用于头脑风暴或语言支持,但也可能产生不准确、捏造或过于泛泛的文字,破坏研究质量。

作为回应,许多期刊现在采用自动系统标记看似AI生成或大量AI编辑的文本。生成的报告并不完美——可能出现误报和漏报——但它们改变了编辑流程。作者现在会收到诸如“您的稿件部分内容似乎由AI系统生成。请解释并修改。”的消息。

如果您收到此类通知,您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压力或沮丧。也许您根本没有使用AI,却感到被不公平指控。或者您确实在早期草稿中尝试过AI,但不确定如何解释而不损害发表机会。本文旨在帮助您冷静且合乎道德地应对这种情况,并将潜在的尴尬交流转化为您专业素养的证明。

以下是一个逐步指南,从理解为何出现AI标记,到修改稿件本身,再到撰写令编辑和审稿人满意的回复信。目标不仅是“通过检测”,更是加强您的论文和作为作者的信誉。

1. 期刊为何标记AI生成的文本

为了有效回应,了解编辑的视角很有帮助。期刊通常不会因为想抓作者的错而筛查AI,而是因为他们有责任保护学术记录的可靠性和作者身份的完整性。编辑和出版商的评价取决于他们允许进入文献的内容,而流利的AI文本的突然出现带来了新的风险。

AI筛查的几个风险动因:

1.1. 事实错误和伪造参考文献

AI系统可以生成听起来合理但实际上不真实的陈述。它们还可能捏造参考文献或错误引用引文。编辑担心不加批判地使用AI会导致语法正确但实证不可靠的论文。在极端情况下,AI生成的稿件引用了不存在的期刊、伪造的数据集和虚构的临床试验。即使作者无意欺骗,AI幻觉的存在也会损害对文章及期刊的信任。

1.2. 未申报的协助和作者身份问题

出版商政策现在普遍规定AI不能作为作者,且必须披露AI的重大参与。如果AI生成了稿件的长段落,但论文仅列出人类作者,就会引发责任问题。谁对所提出的主张负责?谁能回应发表后的查询或更正?编辑有义务确保列出的作者真正支持文本内容。

1.3. 通用语言和缺乏学术声音

一些AI生成的文本含糊、重复,或在不同稿件中风格相似。编辑可能担心此类文本缺乏同行评审研究所期望的关键细微差别或原创性。反复使用通用短语会使稿件看起来像模板,而非具体新工作的记录。期刊希望发表的文章,其写作反映特定数据、特定论点和对主题的真实人类视角。

1.4. 法律、伦理和声誉义务

期刊和出版商正面临来自大学、资助机构和公众的压力,要求保持高道德标准。如果文章后来被揭示大部分由AI生成或包含伪造内容,就会有人质疑:为什么没有被发现?该出版商的审稿流程有多严格?因此,AI检测和AI标记是展示尽职调查和保护期刊声誉的更广泛尝试的一部分。

当您认可这些担忧是合理的时,撰写回复信就更容易将其视为对共同目标的贡献,而非防御性的辩解:维护质量和信任。

2. 收到AI标记通知时的第一步

当编辑或审稿人指出您的论文部分内容似乎由AI生成时,不要立即回复。虽然快速否认或简短解释很诱人,但仔细、深思熟虑的回复总是更有帮助。相反,在开始撰写回复信之前,请遵循一个简短且有意的流程。

2.1. 慢慢阅读编辑的信息

准确检查他们的要求。他们是在请求关于 AI 使用的一般声明吗?他们是否指向具体部分(例如引言或讨论)?他们是在要求修订、解释,还是两者兼有?有些信息非常笼统,而有些则包含检测工具的详细报告。理解关注范围将决定您需要提供多少细节。

2.2. 识别可能引起关注的部分

一些期刊提供带标记的文件;其他则仅指出“某些段落”看起来像算法生成。请像编辑第一次看到您的论文一样阅读。寻找感觉异常通用、风格与其余文本不一致或相比您平时写作过于润色的部分。特别注意深夜起草、临时添加或多位合著者在不同工具中编辑的文本。这些部分很可能引发了关注。

2.3. 诚实反思文本的创作过程

如果您在任何阶段使用了 AI 工具,请明确使用方式。您是否让系统重写句子以改善语法和清晰度?您是否粘贴了要点并请求生成段落草稿,然后进行了修改?您是否让工具生成了整段内容,仅做了轻微编辑?是否有合著者使用 AI 处理了您未详细审阅的部分?

这一反思至关重要。您的回复信的内容和语气将取决于 AI 是发挥了辅助支持作用还是实质性起草作用。此阶段的诚实是伦理回应的基础,也有助于您决定需要多少重写:是轻微润色措辞,还是整段重写。

2.4. 咨询合著者并统一叙述

在多作者作品中,一个人的回忆可能不完整。有人可能曾在某个小部分尝试过 AI 助手,但当时未提及。在回复编辑之前,确保所有作者对稿件的制作过程有一致的理解。这对诚信和避免后续通信中的矛盾至关重要。

3. 透明且专业回应的原则

无论您的具体情况如何,良好的回应都遵循几个原则。它们是:

3.1. 透明 – 他们明确说明是否使用了 AI、以何种方式以及程度。他们不会试图隐瞒或淡化相关信息。编辑通常对有限且已披露的 AI 使用更为接受,而对看似不完整或回避的防御性否认则较为不安。

3.2. 负责 – 他们强调人类作者对内容负全部责任,已核查所有声明和参考文献,并已修改或替换任何可能有问题的文本。即使 AI 帮助形成了早期草稿,您也应能够证明最终稿件完全在您的知识控制之下。

3.3. 以解决方案为导向 – 它们描述了修订手稿中所做的具体更改(例如,用作者自己的话重写标记部分,核实参考文献并添加澄清细节)。重点应放在您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工作,而不仅仅是解释问题如何发生。

3.4. 尊重 – 它们承认编辑的责任和审稿人的时间,即使您认为标记是误报。尊重的语气表明您将期刊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对手。

3.5. 一致性 – 它们与期刊的AI政策及手稿内容保持一致。如果您写明已删除所有AI生成的文本,您的修订应清楚反映这一努力。

结合这些原则将帮助您撰写回应,令编辑和审稿人放心,您的论文值得信赖。

4. 用您自己的声音重写AI标记的文本

应对AI问题的最实用方法之一是减少或消除对AI影响文本的依赖。即使您仅用AI进行语法检查,自己重写关键段落也能让您更好地掌控内容,更容易为每句话负责。目标不仅是“隐藏”AI参与,而是确保写作真正反映您的思考。

4.1. 从您的想法出发,而非AI生成的措辞

不要直接编辑有疑问的文本,而是回到您的核心笔记、数据集或概念大纲。根据您自己的理解写一段新的文字。这可能需要更多时间,但能确保语言反映您的推理,而非算法的模式匹配。

一个有用的技巧是完全合上手稿,大声讲述观点,就像向同事解释一样。然后用您自己的话写下刚才的解释,之后再将其带回手稿中。这打破了您对任何先前AI生成表述的依赖。

4.2. 注重具体性,而非通用短语

AI生成的散文常常依赖模糊的表述,如“值得注意的是……”或“近年来,……的兴趣日益增长”。用关于您的背景、数据和贡献的具体陈述替换这些笼统说法。不要写“对X的兴趣日益增长”,而应写“2015年至2024年间,关于X的已发表研究从N增加到M,特别是在Y和Z的背景下。”具体细节表明人为创作并深化内容。

4.3. 检查所有参考文献和事实声明

如果您曾要求系统提供或总结参考文献,请确保标记部分中的每个引用都对应您已阅读的真实且相关的来源。删除任何您无法独立验证的参考文献。编辑们特别关注参考书目中的AI幻觉,一个伪造的引用可能会质疑所有其他引用的可信度。

4.4. 保持与稿件其余部分的一致性

将重写的部分与您的方法和结果进行比较。它们在语气和深度上是否一致?引言是否承诺了研究实际能提供的内容?使全文风格一致有助于减少拼凑式写作的印象。当您修改的部分听起来像您自己写的,并且符合论文其余部分的逻辑和节奏时,关于AI的担忧自然会减轻。

4.5. 记录您的修改

在修改过程中,建议简要记录您重写了哪些段落及原因。这可以是私人文档中的项目符号列表。稍后撰写回复信时,您可以参考此列表,准确简洁地描述您的修改。

5. 解释AI使用而不削弱您的工作

在您修改了被标记的部分后,仍需说明AI的使用情况(如有)。关键是要清晰准确,避免将AI描述为论文的主要设计者。重点关注以下要素。

5.1. 区分语言层面和内容层面的辅助

让AI工具修改您写的段落中的语法,与让它根据简短提示从零生成一段文字是有区别的。期刊通常对有限的语言层面辅助(只要披露了)更为接受,而对作者无法完全控制的内容层面起草则较为谨慎。

在您的信中区分这些角色。例如:“我们使用基于AI的语法工具对引言的早期草稿提出了细微的语言修改建议。所有概念内容和最终措辞均由人工作者撰写、核查和修订。”这表明AI只是一个工具,而非共同作者。

5.2. 强调核实和人工责任

无论AI参与的程度如何,编辑都希望确认您已亲自核实每一条陈述。明确说明所有数据解释、方法描述和结论均由作者生成并核查。清楚表明稿件中不含未经核实的AI文本,且您完全理解并支持文章的每一部分。

5.3. 使您的解释与期刊政策保持一致

在回复之前,请重新阅读期刊的AI政策。许多出版商提供简短的指导文件,说明他们认为可接受的内容以及他们希望如何披露AI的使用(例如,在致谢或方法部分)。参考这些期望可以表明您正在以诚信的态度遵守他们的标准:“根据期刊的AI政策,我们现已在致谢部分添加了简要披露,描述我们对语言建议的有限AI使用。”

5.4. 避免过度解释或自我归罪的语言

诚实很重要,但您无需详尽说明几个月前私人笔记本中尝试的每个实验性提示。重点关注当前稿件的重要内容。编辑主要关心文本现有内容及您如何确保其可靠性。

6. 当您认为标记是误报时

有时,即使您根本未使用 AI,期刊也会将文本标记为可能由 AI 生成。这可能发生在您的写作风格非常正式、使用领域内常见的标准短语,或自动检测工具误判高质量人工写作时。这令人沮丧,但仍需冷静且专业地回应。

在这些情况下,您仍需谨慎回应。避免愤怒或讽刺;编辑只是遵循流程。冷静的解释可以解决问题。

6.1. 解释您的起草过程

简要描述您撰写稿件的过程——例如,您手动起草了所有部分,可能有合著者或人工编辑的反馈。如果英语是您的第二语言,您可以说明您已广泛练习学术写作或使用了系统可能难以区分的非 AI 工具(如传统语法检查器)。

要事实陈述而非情绪化:“稿件由作者手动起草,任何阶段均未使用生成式 AI 工具。我们仅使用了文字处理软件内置的标准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清晰、简单的陈述比防御性语言更有说服力。

6.2. 提出为清晰度和风格进行修改

即使您确信未使用任何 AI,您仍可以提供小幅修改,使风格不那么像通用模板。用更具特色、领域特定的方式改写某些句子,可以帮助审稿人放心您是真正的作者。这也表明您愿意合作改进稿件。

6.3. 接受检测工具并不完美

承认自动化工具在不断发展,并且您理解编辑需要调查,这可能会有所帮助。这将语气从对抗转变为合作:“我们感谢期刊为确保投稿完整性所做的努力,并理解检测工具有时可能会标记常见的学术表达。我们希望上述解释能澄清我们的作者身份规范。”

7. 专业人工编辑的作用

当前环境的一个矛盾是,鼓励作者提升英语和表达清晰度,却不鼓励依赖 AI 文本生成器。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使用专业人工编辑而非算法起草。人工编辑可以改进语法、风格和结构,而不会引入虚构内容或通用语言。

例如,期刊文章编辑学术校对科学编辑服务依赖经验丰富的人工编辑,他们尊重您的声音和论点,同时纠正错误并提高清晰度。

在回复信中,您可以合理说明使用了专业人工编辑支持而非 AI 系统。这能让编辑放心,语言质量的提升并未以牺牲真实性或控制权为代价。

8. 组织您的回复信

一封结构良好的回复信能帮助编辑快速了解您为解决他们关切所做的工作。您可以使用如下结构:

8.1. 开头的认可

感谢编辑的来信,认可他们确保研究诚信的责任,并表示您认真对待这些关切。一两句话即可,目的是营造合作氛围。

8.2. AI 使用(或未使用)总结

明确说明是否使用了 AI 工具,如果使用,说明用途和程度。区分语言编辑和内容生成。本节应客观陈述,不带歉意。

8.3. 修改说明

说明您对稿件所做的修改。突出重写的部分、参考文献的核实以及为提高清晰度和具体性所做的任何风格调整。如果编辑提到了特定段落,请直接回应。

8.4. 结尾的保证

重申作者对内容负全部责任,并承诺符合期刊标准。再次感谢编辑的审阅,并在需要时欢迎进一步提问。

保持信件简洁但详尽,既尊重编辑的时间,又提供必要的细节。

9. 避免 AI 相关问题的长期策略

与其将 AI 标记的部分视为一次性危机,不如培养长期习惯,减少未来提交中出现类似问题的可能性。

这些习惯包括:

• 尽可能自己起草文本,使用 AI(如果使用)仅限于局部建议,而非整段生成;
• 对复杂修订依赖人工编辑而非生成工具;
• 在稿件准备过程中记录任何AI交互;
• 在投稿前阅读并遵守目标期刊的AI政策;
• 将AI视为激发或反映您自己思考的工具,而非代笔者。

随着出版商完善其政策和工具,透明度和文档记录将成为学术实践的标准部分,就像今天的伦理审批和数据可用性声明一样。

10. AI检测工具的实际工作原理(以及为何重要)

了解AI检测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您更冷静地解读标记。大多数系统并不确定一段文本是人类还是AI写的,而是基于统计特征如可预测性、句子长度、词汇多样性和与已知AI输出的相似度来估计概率。

AI生成的文本往往句式变化较少,使用在模型训练数据中频繁出现的常用短语。人类写作,尤其是在时间压力下,通常包含更多不规则、特有的表达方式和局部语调变化。检测工具寻找这些模式——有时会误判非常精炼的人类写作或修订文本为“类AI”文本。

这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AI标记是对话的开始,而不是判决。编辑们了解检测的局限性,通常将标记作为澄清的提示,而非自动拒稿的理由。冷静、结构良好的回应承认工具的作用,同时聚焦于您为确保稿件完整性所做的工作。

11. 不断变化的出版商政策:一个移动的目标

出版商关于AI的政策仍在发展中。有些严格,有些较为宽松,但大多数共享一套核心原则:AI不能被列为作者;作者必须披露重要的AI使用;稿件的每个部分的责任都由签署的人类承担。

一些期刊现在提供标准披露模板,例如:“作者使用AI工具X协助早期草稿的语言编辑。作者审阅并编辑内容,并对最终版本承担全部责任。”提前熟悉这些模板可以使稿件准备和回复信件更轻松。

由于政策会变化,即使几个月前阅读过,也最好再次查看期刊网站。如果您的稿件审稿时间较长,AI政策可能已经在此期间更新。

12. 伦理披露声明:细节多少才够?

作者们常常苦恼于他们的AI披露应该有多详细。太模糊,编辑可能会觉得重要信息被隐瞒;太详细,信件可能读起来像忏悔,削弱对工作的信心

📨 AI 标记手稿的示例回复信 (点击展开)

示例信件 1:有限的 AI 协助,完全披露

尊敬的[Editor’s Name],

感谢您就我们手稿“[Manuscript Title]”(手稿编号:[ID])中可能存在的 AI 生成文本发来的信息。我们感谢您致力于维护高标准的研究诚信,并理解该领域透明度的重要性。

在准备早期草稿时,我们使用了 AI 辅助语言工具,建议对引言和讨论部分进行轻微的语法和风格改进。概念内容、结构和最终措辞均由人类作者撰写、审阅和修订。手稿中没有任何部分是由 AI 独自生成且未经核实的。

鉴于您的关切,我们已采取以下措施:

1. 我们仔细审查了之前使用 AI 提供语言建议的所有部分,并现已完全用我们自己的话重写这些段落,以确保文本反映我们的作者声音和推理。

2. 我们核实了重写部分中的所有参考文献和事实陈述,以确认它们准确反映了基础来源和数据。

3. 我们确认未使用任何 AI 系统生成新内容、解释结果或提出论点。所有科学主张和解释均源自我们对数据的自主分析。

我们尊重期刊关于 AI 不能列为作者且不得替代人类对手稿负责的政策。我们可以确认,人类作者对提交的工作及根据您的意见所做的所有修订承担全部责任。

我们希望这些澄清和修订能充分解决您的疑虑。当然,我们也乐意提供您可能需要的任何额外信息。

此致敬礼,
[Name],代表所有作者
[Affiliation]
[Email address]

示例信件 2:对受 AI 影响部分的重大重写

尊敬的[Editor’s Name],

感谢您告知我们手稿“[Manuscript Title]”(手稿编号:[ID])的部分内容似乎受到了 AI 生成文本的影响。我们感谢有机会修订手稿并澄清我们对数字工具的使用。

在起草的初期阶段,我们尝试使用 AI 语言模型为引言中的一些背景句子和讨论中少量通用连接句生成初步措辞。我们认识到这与学术写作的新兴最佳实践不完全一致,且可能导致所提出的担忧。

为全面解决此问题,我们已采取以下措施:

1. 确定了所有可能存在 AI 生成措辞的部分(主要是在引言的前两段和讨论的最后一段)。

2. 删除了这些段落,并根据我们自己的笔记重新撰写,使用我们自己的措辞。修订后的文本反映了我们对文献的直接参与以及我们对研究意义的解读。

3. 检查了受影响章节中所有引用的文献,确保它们对应我们已阅读并认真整合的真实相关来源。任何无法核实的引用均已删除。

4. 审查了整篇稿件,确保没有剩余句子依赖AI生成的措辞。当前版本完全由人工起草、修订和校对完成。

我们完全接受内容的最终责任由作者承担。我们致力于满足期刊标准,并避免未来工作中过度依赖AI系统。我们希望我们所做的重大修订及本说明能让您放心,稿件现已符合您对作者身份和研究诚信的期望。

再次感谢您对此事的细致关注以及给予我们修改稿件的机会。

此致敬礼,
[Name],代表所有作者
[Affiliation]
[Email address]

示例信件3:回应可能的误报(未使用AI)

尊敬的[Editor’s Name],

感谢您关于我们稿件“[Manuscript Title]”(稿件编号:[ID])中可能存在AI生成段落的来信。我们理解确保发表作品体现真实人类作者身份和严谨学术实践的重要性。

我们想澄清,在准备本稿件的任何阶段均未使用任何AI文本生成或AI重写工具。所有章节均由作者手工起草,修订通过我们通常的内部审查流程进行。稿件未经过生成式AI系统处理内容或语言。

我们理解自动检测工具仍在发展中,可能偶尔将高度正式或传统的学术表达误判为“AI风格”。为了减少混淆的可能性,我们仍然认真对待您的关切,并已采取以下措施:

1. 仔细重读可能显得算法化风格的章节,特别是引言和讨论部分,并重新措辞了一些句子,使我们的作者声音更鲜明且更符合我们的研究。

2. 核实这些部分中的所有引用和事实陈述准确反映了基础来源和数据。

3. 已与所有合著者确认,除常见文字处理软件内置的标准非AI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外,未使用任何AI工具来起草或编辑文本。

我们完全支持期刊维护高标准研究诚信的努力,并且理解在不断发展的技术现实中平衡这些努力可能很困难。我们希望这份澄清以及我们所做的一些小的风格修订能够解决提出的疑虑。

如果您需要任何进一步的信息,请告知。我们对您考虑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

此致敬礼,
[Name],代表所有作者
[Affiliation]
[Email address]



更多文章

Editing & Proofreading Services You Can Trust

At Proof-Reading-Service.com we provide high-quality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editing through a team of native-English specialists with postgraduate degrees. We support researchers preparing manuscripts for publication across all disciplines and regularly assist authors with:

Our proofreaders ensure that manuscripts follow journal guidelines, resolve language and formatting issues, and present research clearly and professionally for successful submission.

Specialised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Editing

We also provide tailored editing for specific academic fields, including:

If you are preparing a manuscript for publication, you may also find the book Guide to Journal Publication helpful. It is available on our Tips and Advice on Publishing Research in Journal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