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两个虚构工具——情节和视角——可以使学术写作更清晰、更引人入胜。 把你的论文当作一个故事:从一个激励性的问题开始,通过方法和挑战积累动力,在结果和讨论中达到高潮/解决(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为什么重要)。使用图表和数据来展示转折点,而不仅仅是列出步骤。
拥有你的视角。用主动语态(“我们发现……”)替换模糊的被动表达,陈述你的框架和假设,并保持语调一致。明确的立场增加透明度和信任,同时不牺牲严谨性。
实用步骤:以尖锐的研究问题开篇;只提供感受利害关系所需的背景;将方法叙述为有目的的选择;突出意外和影响;以该领域下一步应做什么收尾。为聪明的非专业人士写作,揭示不必要的复杂性。
关键点:结构(情节)+ 语气(视角)将复杂的研究转化为可读、可引用的作品——精准且有目的,尊重读者并回报他们的关注。
📖 全文 (点击收起)
可应用于学术写作的两条小说原则
几个世纪以来,学术写作和创意写作似乎完全处于不同的世界。学术散文通常正式、客观且充满技术术语,而小说则富有表现力、情感丰富且易于广大读者理解。即使在文学研究领域,分析小说和诗歌的学者们的写作风格也往往远离其研究对象的创造力。然而,近几十年来,这两种传统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现代出版的需求、在线可访问性以及跨学科研究都促成了一种新的期望:学术写作不仅应传递信息,还应引起读者的兴趣。
许多学术出版商现在鼓励作者以超越其直接学科圈子的读者也能欣赏的方式传达他们的发现。这种转变不仅仅是风格上的偏好——它反映了一个认识,即优秀的研究值得被广泛阅读、理解和讨论。为了实现这一点,作者必须优先考虑清晰、连贯,甚至带有一点艺术性。这不仅仅是用日常词汇替换技术术语,而是需要有意识地努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持续保持他们的兴趣。
这正是小说中的教训出人意料地有用的地方。尽管小说和学术写作的目标不同——一个旨在娱乐,另一个旨在传达信息——但它们面临着一个根本性的挑战:保持读者的参与度。在小说作家采用的众多技巧中,有两种特别适用于学术散文:情节和视角。理解并应用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将即使是最复杂的研究论文转化为连贯且引人入胜的叙述。
1. 情节:研究背后的故事
在小说中,情节是故事的脊梁——推动读者前进的事件序列。强有力的情节为叙事提供结构和动力,赋予方向和意义。同样,每一篇学术写作作品,从短篇研究文章到博士论文,都有其自身的情节。挑战在于识别它,并以一种邀请读者跟随的方式呈现。
一篇写得好的研究论文讲述一个故事:它以一个问题或疑问开始,经过调查过程,最终得出见解或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旅程反映了经典小说的叙事弧——引言、发展、高潮和结局。“角色”可能是变量而非人物,“冲突”可能是智力上的而非情感上的,但其基本结构保持不变。
想想小说家如何通过提出一个核心问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来吸引读者。在学术写作中,这个问题可能表现为假设或研究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或“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学术作者,你的任务是保持好奇心和动力,引导读者通过你的推理、证据和结论。
从设定场景开始。提供足够的背景使你的研究问题有意义,但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淹没读者。把引言看作你故事的铺陈:它应将读者置于特定背景中,介绍主要问题,并暗示其重要性。然后,将你的方法论描述为展开的行动——你探索问题的过程。尤其当出现意外挑战或你的发现与既定假设不符时,这里可以积累紧张和悬念。
当你进入结果和讨论部分时,将它们视为你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这里是读者发现你的研究揭示了什么的地方。不仅要突出你发现了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重要。解释你的发现如何推动理解或开启新的探究方向。即使你的结果引发了未来研究的新问题,也要以一种闭合感结束。一条结构良好的“情节”确保你的论文不仅仅是事实的集合,而是一个有目的和意义的连贯旅程。
赋予数据生命
即使在数据和方程占主导的高度技术领域,叙事结构也能带来显著差异。数字表格可能信息丰富,但真正吸引注意的是对这些数字的解读——这些数字讲述的故事。描述数据时,思考因果关系、冲突与解决。出现了哪些模式?哪些意外结果挑战了你的预期?数据揭示了关于世界的什么故事?
采用这种叙事思维有助于确保你的写作不仅是程序的总结,而是对研究如何以及为何如此展开的引人入胜的解释。如果读者能将其逻辑视为一个故事而非孤立事实的列表,他们更可能记住你的工作。
2. 视角:研究者的声音
从小说借用的第二个原则是视角——讲述故事的视窗。在小说中,视角决定了我们通过谁的眼睛看世界,听谁的声音。它可能是分享个人经历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也可能是引导我们穿越多重视角的全知声音。无论形式如何,视角塑造了读者的情感和智力参与。
在学术写作中,视角的作用不同但同样强大。它指的是作者的声音——研究呈现时的立场、语气和观点。传统上,学者被鼓励压抑个人声音,使用被动语态(“发现……”)以营造客观的假象。然而,当代学术交流越来越认识到,研究者的视角不是需要隐藏的缺陷,而是应当承认的资产。
毕竟,研究不会自己进行;是研究者在进行。你所做的决定——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如何解读结果——反映了有根据的选择和专业知识。假装不是这样会使读者远离你的工作,也让你的文字缺乏吸引力。相反,应尽可能使用主动语态(“我们发现……”,“本研究表明……”)。主动语态不仅明确了谁对研究负责,还为你的写作增添了活力和紧迫感。
视角还包括知识立场。每位研究者都在特定的知识和价值框架内写作。承认这一立场有助于读者理解你如何解读证据以及为何得出某些结论。它也鼓励透明度,邀请读者批判性地参与你的工作。正如小说家通过保持语调和人物塑造的一致性来建立可信度,学者则通过一致且清晰表达的视角来建立信任。
找到你的学术声音
培养强有力的学术声音并不意味着放弃专业性。这意味着自信、清晰和真实地写作。避免躲在过于正式的措辞或复杂的句法后面。相反,想象你在向一个聪明但非专业的听众解释你的研究。你会说什么?你如何让他们关心?这个练习常常揭示你的写作中哪些地方不必要地复杂,哪些地方可以简化而不失严谨。
许多最优秀的学术作家——那些论文被广泛引用和记住的——已经掌握了声音的艺术。他们的散文易读,论点清晰,对主题的热情显而易见。他们写作时不是无名观察者,而是参与持续学术对话的积极参与者。你也可以通过拥有自己的视角,让你的智力好奇心在写作中闪耀,达到同样的效果。
弥合创造力与学术之间的鸿沟
将情节和视角的原则应用于学术写作并不意味着把研究论文变成小说。这意味着认识到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交流都依赖于结构、连贯性和声音。学术作品的读者——编辑、审稿人、学生或同行研究者——仍然是人类。他们欣赏清晰、节奏感和目标感。当你的写作顺畅地引导他们理解你的推理并保持他们的兴趣时,它不仅具有信息性,而且令人愉快。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中,无数论文争夺关注,易读性已成为一种影响力。一个结构良好、讲述得当的研究故事更有可能被引用、分享和记住。从这个意义上说,借鉴小说技巧不仅仅是风格选择——它是学术成功的实用策略。
结论:学者作为讲故事者
每一项研究,无论多么技术性或专业化,都是一个故事。它始于好奇,经过探索,最终以发现告终。通过像讲故事的人一样思考——关注情节和视角——你可以让这个故事与他人产生共鸣。你可以帮助读者不仅看到你的发现,还理解其重要性。
最优秀的学术写作,就像最优秀的小说一样,将精准与激情结合在一起。它尊重读者的智慧,同时回报他们的关注。当学者们拥抱讲故事的艺术时,他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作品,也提升了他们领域的集体对话。因此,当你写下一篇文章或论文时,请记住小说家的工具:构建你的情节,找到你的声音,并引导读者通过一个既严谨又引人入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