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强有力的学术写作需要精准的动词形式、受控的句法、恰当的词汇和清晰的表达。本指南探讨了为何英语不定式不应被拆分,如何避免过度使用被动语态,以及为何缩写词和行话会削弱学术散文。它还解释了如何负责任地使用专业术语,以及词汇选择如何影响研究写作的逻辑性、清晰度和可信度。
这篇全面扩展的文章提供了改善句子结构、优化语气、确保风格一致性以及准确表达复杂思想的实用策略。这些技能对于撰写符合编辑、考官和同行评审期望的精炼、有说服力的学术手稿至关重要。
通过掌握这些原则,作者可以提升学术散文的质量,以清晰、优雅和自信的方式传达他们的研究成果。
📖 Full Length Article (点击收起)
学者写作技巧:拆分不定式、被动语态与精准表达
学术和科学写作要求清晰、精准和严谨的句子结构。尽管现代英语具有灵活性,但学术散文仍然需要遵循确保专业性和可读性的惯例。其中一条备受争议的惯例是,英语不定式动词——以to开头,后接动词词干的结构——不应被拆分。虽然日常语言经常违反这一规则,但正式写作中保持不定式的完整性更为有益。
本文扩展了避免拆分不定式的理由,并讨论了塑造有效学术写作的其他考虑因素,包括谨慎使用被动语态、避免使用缩写词、负责任地使用专业术语以及行话的危险。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清晰、有说服力的学术交流的坚实基础。
1. 理解英语不定式及其为何易被拆分
英语不定式的结构使其特别容易被拆分。与许多其他语言中不定式作为单词表达不同,英语不定式由两个部分组成——to + 动词。例如,“to analyse”,“to write”,“to publish”。从语言学角度看,这两个词作为一个概念单元。当作者在它们之间插入额外词语,如“to aggressively analyse”或“to successfully publish”时,结果就是一个拆分不定式。
虽然拆分不定式现在在口语和非正式写作中广泛使用,但在学术环境中仍会引发风格问题。它们可能破坏句子的节奏,造成措辞尴尬,并给人非正式或不精确的印象。它们还会分散细心读者的注意力,使其关注句子结构而非意义。
基于这些原因,保持不定式的完整性通常是更好的选择。将“to carefully evaluate”改写为“to evaluate carefully”消除了拆分,同时不改变含义。
2. 历史上对拆分不定式的抵制
对拆分不定式的抵制最初出现在十九世纪,当时语法学家试图使英语用法更接近拉丁语。由于拉丁语不定式不能拆分,早期的规范语法学家主张英语不定式也应保持完整。尽管英语和拉丁语结构差异显著,这一传统规则影响了数十年的编辑和学术标准。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语言学家承认避免拆分不定式更多是风格问题,而非严格的语法问题。如今,许多风格指南适度接受拆分不定式,尤其是在避免拆分会导致语言尴尬或模糊时。然而,学术作者必须谨慎。一些读者仍然坚守传统规范,即使拆分不定式在技术上可接受,其存在也可能削弱文章的专业感。
最安全的方法是避免拆分不定式,除非拆分确实能提高清晰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句子可以改写成既避免拆分又增强可读性的形式。
3. 避免拆分不定式的实用改写技巧
避免拆分不定式通常很简单。作者可以将副词移到句子的其他部分。例如:
• “to rigorously determine” → “to determine rigorously”
• “to efficiently manage” → “to manage efficiently”
在更复杂的情况下,改写可能需要重构整个句子:
• “研究人员旨在充分理解该机制。”
→ “研究人员旨在完全理解该机制。”
• “The team tried to systematically record the data.”
→ “The team tried to record the data systematically.”
这些修改增强了正式性和清晰度。如果重新定位副词导致混淆或引入不自然的表达,分裂不定式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但这应是有意的选择,而非无意识的习惯。
4. 被动语态:有用但常被滥用
被动语态是英语的另一特征,过度使用时会模糊意义。被动结构通常比等效的主动形式使用更多词语,且可能隐藏动作的执行者。例如,“The data were analysed”比“We analysed the data”清晰度更低。
许多缺乏经验的作者认为被动语态听起来更学术。因此,摘要和引言有时充斥着被动结构,使写作显得模糊、间接或过于正式。由于摘要通常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使用被动语态可能占用宝贵空间,却几乎没有提高精准度。
主动语态通常表达更清晰简洁。然而,当行为者未知、不相关或不如动作本身重要时,被动语态是合适的。目标不是完全消除被动语态,而是明智地使用它。
5. 为什么缩写词不适合学术散文
缩写词——如“didn’t”、“couldn’t”、“isn’t”——在口语和非正式写作中很常见,但它们削弱了学术散文所期望的正式性。在研究文章、资助提案、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缩写词传达出非正式的感觉,可能被认为削弱了论证的严肃性。
展开缩写可以增强写作的权威语气。“It doesn’t follow”变为“It does not follow。” “The study wasn’t conclusive”变为“The study was not conclusive。”这些修改在保持意义的同时提升了文本的专业性。
6. 谨慎选择词汇:精准、一致性与控制
有效的学术写作依赖于精准的词汇。为效果、优雅或多样性而选择的词语绝不能损害清晰度。精准确保读者准确理解作者的论点和结果。连贯性确保术语在文档各部分中意义不发生变化。这些原则共同支持准确的交流。
多样性对于保持读者的兴趣很有价值,但必须与精准性平衡。例如,在方法描述中,同义词可能会引起混淆。如果“participants”突然变成“subjects”或“respondents”,读者可能会怀疑这些术语是否指不同的群体。同样,用模糊或装饰性的替代词替换精确的词语会削弱清晰度。
因此,学者应优先考虑准确性。反复使用精心挑选的术语优于使用大量松散相关的同义词。
7. 专业术语:何时及如何使用
专业术语在学术写作中至关重要,因为它能精确且高效地传达思想。然而,必须谨慎使用。过度使用技术术语可能使不熟悉的读者感到不堪重负,而误用则可能表明理解肤浅。
最好的学术写作不仅展示了对术语的掌握,还体现了对其背后概念的理解。作者应在存在任何可能不熟悉的情况下解释术语。解释必须简明且中立,避免不必要的赘述,同时确保理解。
准确性至关重要。错误使用专业术语会损害信誉,可能导致审稿人质疑作者对主题的掌握。当术语是论点的核心时,作者必须精确定义并始终如一地使用。
8. 学术写作中行话的问题
行话不同于专业术语。术语是为了澄清,而行话往往使内容模糊。它可能包含不必要的复杂词汇、晦涩的句法或模糊的抽象概念。行话不仅不能支持意义,反而会使文章变得难以——甚至不可能——被读者理解。
因为学术写作本身涉及复杂的思想,清晰性至关重要。充满行话的文字会增加读者的认知负担,使他们感到疏离或沮丧。此外,行话可能给人以知识炫耀或缺乏真正理解的印象。
有效的学术写作追求的是清晰,而非为了复杂而复杂。去除行话往往能揭示更强、更简洁的论点。
最后的思考
强有力的学术写作需要纪律、精准和对语言细节的深思熟虑。避免拆分不定式有助于清晰表达并保持传统的风格期望。尽可能使用主动语态可以增强句子结构。消除缩写形式保持正式性。谨慎选择词汇确保准确性,负责任地使用专业术语展示专业知识而不至于让读者感到负担。最后,避免行话有助于确保复杂的思想保持易于理解。
应用这些原则的作者能够创作出清晰且有说服力的作品——这些品质提高了在同行评审、发表、教学和学术交流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对于寻求语法、结构和学术风格专家支持的研究人员,我们的journal article editing service和manuscript editing service可以帮助确保您的写作精炼、专业且准备好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