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尽管许多曾用于学术引用的拉丁缩写在现代出版实践中已大多消失,但部分仍出现在脚注、尾注和历史学术著作中。其中最易被误解的是“ibid.”(ibidem的缩写)和“id.”家族(idem、eadem及相关形式的缩写)。由于这些缩写遵循严格的语法规则——且错误使用会给编辑、审稿人和读者带来困惑——作者必须准确理解何时、如何及为何使用它们。
本扩展指南解释了“ibid.”及“id.”组的含义、历史和正确应用;澄清了如何处理性别和数;概述了何时不应使用这些缩写;并强调了出版商何时完全禁止它们。还讨论了如何在现代学术引用中伦理地纳入这些缩写,同时避免误解或歧义。
无论您是在历史著作中遇到这些缩写,还是因专业领域要求使用它们,或仅仅想了解其用法机制,本指南都能为您提供准确、一致且专业地在学术手稿中应用它们的知识。
📖 全文文章 (点击收起)
理解“Ibid.”和“Id.”以实现准确的学术引用
虽然大多数曾在学术引用中常见的拉丁缩写已从当代手稿中消失,但少数仍在使用——尤其在人文学科、法律学术、档案研究和历史导向的学科中。今天常令研究者困惑的两类是“ibid.”和“id.”组(id., ead., eid., eaed.,以及偶尔出现的完整拉丁形式)。由于这些形式主要出现在脚注和尾注中,而非正文内引用,因此它们常见于较早的学术著作或保留传统引用规范的学科。
然而,许多现代作者从未被教授这些缩写的含义或如何正确使用它们。误用会导致混淆、编辑修改,有时甚至导致拒稿或要求修订。本扩展指南解释了如何正确使用“ibid.”及“id.”系列缩写,并强调了应避免使用它们的情况。
1. 为什么拉丁缩写仍然重要
拉丁缩写曾是学术引用的常用形式,当时大多数学术研究以受古典教育深刻影响的语言传播。如今,大多数引用格式(例如 APA、MLA、Chicago Author–Date、Harvard)避免或不鼓励使用拉丁缩写,以追求透明度和全球可读性。
然而,仍有几个引文系统采用它们:
• 芝加哥人文注释与书目,
• 法律引用(包括国际法),
• 古典研究、中世纪研究和语言学,
• 哲学和神学,
• 档案和原始资料注释。
即使您的领域不再使用这些形式,您仍可能在较早的学术著作或档案资料中遇到它们。因此,理解它们对所有研究人员都有益,尤其是那些准备发表手稿的人。
2. “Ibid.” — 含义、功能及正确用法
“Ibid.” 是拉丁词ibidem的缩写,意为“在同一地点”或“就在那个地方”。它指的不是书籍或文章标题,而是整个前一个引文。
2.1 何时使用“Ibid.”
仅当紧接着的引文(紧随其后的注释或参考行)指向与前一个完全相同的来源时,才使用“ibid.”。
示例:
1. Smith,Ecology of Birds,55。
2. Ibid.
这意味着引文2指的是Smith的Ecology of Birds,第55页。
2.2 “Ibid.” 何时必须加以限定
如果来源相同但页码(或位置)不同,请添加新的位置:
1. Smith,Ecology of Birds,55。
2. Ibid.,61。
这表示“同一来源,但第61页。”
重要: 一些风格指南要求在页码前加逗号;另一些则禁止这样做。请始终检查期刊的指南。
2.3 何时不使用“Ibid.”
避免在以下情况下使用“ibid.”:
• 存在任何中间引用,
• 前一脚注包含多个来源,
• 引用可能存在歧义,
• 你的风格指南禁止使用(许多指南如此),
• 你的目标期刊优先考虑清晰度而非传统。
绝不在来源身份有丝毫不确定时使用“ibid.”。
3. “Id.”组 — 理解性别和数
缩写id.代表idem,意为“同一人”(阳性)。与代表整个引文的“ibid.”不同,“id.”仅替换作者姓名。
由于拉丁语有性别和数的变化,相关形式包括:
• id. 或 idem — 阳性单数,“同一男性/人,”
• ead. 或 eadem — 阴性单数,“同一女性/人,”
• eid. 或 eidem — 阳性或混合性别复数,“同一批人,”
• eaed. 或 eaedem — 阴性复数,“同一批女性。”
3.1 何时使用“Id.”形式
仅在以下情况下使用“id.”或其变体:
• 同一作者的两部或多部作品连续被引用,
• 替换作者姓名可以减少重复,
• 你的风格指南允许拉丁缩写,
并且:
• 你选择了适合作者性别和数量的正确形式。
示例(男性作者):
1. John Adams,《Political Reform》,88。
2. Id.,《Republican Virtues》,41。
示例(女性作者):
1. Sarah Lee,《Marine Ecosystems》,212。
2. Ead.,《Ocean Currents》,44。
示例(两位男性或混合性别作者):
1. Chen 和 Patel,《AI in Medicine》,144。
2. Eid.,《Neural Interfaces》,53。
3.2 何时不使用 “Id.” 形式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避免使用这些缩写:
• 作者身份可能不明确,
• 性别未知,
• 风格指南禁止使用拉丁术语,
• 使用了公司或机构作者,
• 引用格式要求完整重复姓名。
有疑问时,请再次写出作者姓名。清晰比简洁更重要。
4. 常见混淆:“Ibid.” 与 “Id.” 与 “Op. cit.”
这些拉丁缩写经常被混淆,尤其是在较早的学术著作中。
• Ibid. = 与紧接前一条引用相同。
• Id. = 与紧接前一条参考文献的作者相同。
• Op. cit. = “在引用的著作中”(大多已废弃,不推荐使用)。
只有“ibid.”指代同一来源。只有“id.”指代同一作者。
5. 字体风格:罗马体还是斜体?
“ibid.”和“id.”传统上都用罗马体,但有些出版商偏好斜体。由于风格指南各异:
• 芝加哥注释体例 = 罗马体,
• 许多欧洲人文出版社 = 斜体,
• 法律写作 = 罗马体,
• 古典语言学 = 斜体可选。
无论选择哪种风格,都要保持一致。
6. 当代期刊避免使用这些缩写
许多当代期刊不鼓励或禁止使用拉丁缩写,因为它们:
• 给国际读者带来困惑,
• 对非拉丁语使用者不直观,
• 引入歧义,
• 使数字索引和参考管理复杂化。
相反,它们通常需要重复缩写的作者–标题信息。使用“ibid.”或“id.”前,请务必查阅目标期刊的说明。
7. 正确与错误用法示例
正确示例:
1. Thompson,Social Behaviour,122。
2. Ibid.,126。
1. García,Embodied Cognition,45。
2. Ead.,Neurophenomenology,11。
错误示例:
• 在出现插入引文时使用“ibid.”,
• 在性别或作者身份不确定时使用“id.”,
• 使用“id.”指代标题(它仅指人),
• 在前一注释中出现多个来源时使用任一缩写。
8. 今天还应该使用这些缩写吗?
仅在以下情况下使用它们:
• 您的学科领域期望使用它们,
• 期刊或出版商明确允许使用它们,
• 您的引用风格要求使用它们,
• 使用它们能提高清晰度,而不是降低清晰度。
否则,现代做法倾向于通过重复来实现清晰。
9. 结论
“Ibid.”和“id.”组在某些领域仍然是重要工具,但必须精确、小心并充分理解其语法规则地使用。正确使用时,它们简化注释并防止冗余。误用时,会使读者困惑,令编辑沮丧,并在学术论证中引入歧义。
如果您希望获得专家帮助,确保您的研究手稿中的引用准确、引证清晰以及出版质量的学术风格,我们的journal article editing service和manuscript editing service可以在整个出版过程中支持您。